爱岗敬业
热血战疫
青海省血液中心成分科
努力做好疫情期间
成分血制备工作


近日,突发的疫情打破了春日的宁静,我们这座城市也按下了暂停键。青海省血液中心根据上级要求,按照封控区静态管理的要求,多举措强化防控,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全部坚守在各自岗位,勇于担当,共克时艰,做好了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全力保障临床急重症患者血液供应。

在采供血的所有环节中,成分血制备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过程,如果把街头采集回来的新鲜血液称为原材料,那么成分科就可以称之为血液“加工车间”。在这里,一袋袋承载着爱心的全血制备少则五、六道工序,多则十几道工序,通过成分科工作人员灵巧的双手和先进设备的加工处理,制备成患者急需的不同血液品种,为临床源源不断输送无数爱心与生命的希望,让无数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面对疫情,成分科按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的部署安排,将疫情防控工作和临床供血保障提升至政治任务高度,合理安排职工备班与加班,每天安排专人值班轮守,保证完成紧急血液的制备任务,及时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FIGHT VIRUS


4月15日早7点50分,成分科值班人员雷幸娜、张丽接到供血科电话通知,青大附院一产妇急需2个单位的Rh(D)阴性血液,现在没有库存,需要解冻制备。Rh(D)阴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这种血液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比例只有3‰左右。“疫情就命令,电话就是责任”,由于是全城封控区静态管理第一天,小区及私家车辆出入受限,及时与综合办、车队进行沟通协调,于10时20分到达中心,以最快的速度、规范的操作进行血液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为保证患者的急救用血提供了有力保证。
全城封控区静态管理的这几天,成分科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到供血科临床医院需要洗涤红细胞通知,尤其是儿童医院需要的是1个单位的洗涤红细胞,工作人员就会在需要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制备任务,共制备洗涤红细胞16个单位。
FIGHT VIRUS


4月20日全城封控区静态管理第六天,中午12点满载着黄南州中心血站深情厚爱的74袋全血由供血科送至成分科,成分科5名工作人员立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对血液进行接收、离心、分离制备,由于血袋条形码标识位不同的问题,不能用成分分离机进行血液的分离,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手工分离方式,严把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优质高效的完成血液分离制备工作,于下午5点30分将分离制备好的红细胞悬液和病毒灭活血浆全部交到供血科,小伙伴们看着这一袋袋制备好的爱心血液,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FIGHT VIRUS


-END-

图文|成分科张丽
排版|张文轩
责编|余慧芳
审核|欧斐 雷登平
监制|荣增鹏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