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首次献血者
当看到护士小姐姐
拆开血袋包装后的那一刻
都会很惊讶
甚至会有这样的反应
“当时就吓得我从献血椅上跳了起来”
“这是要把我抽干的节奏啊!”
“没有想到第一次献血就遇到这么离谱的事”
“护士,不是说好只献一袋吗?!!”
亲,别误会呀
咱们说好了献多少,咱就采多少
那这几个“袋子”是干啥的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
采血袋一般为联袋
事实上,一套采血袋一般分为三联袋、四联袋或者五联袋。
三联袋最常见,血液采集进第一个袋子,第二个血袋为红细胞保存液,第三个血袋转移袋,主要分离血浆和红细胞。
采血袋,主要用于适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的采集、贮存、处理、转移、分离和输注。

献血袋分几种规格?
目前深圳献全血主要分
300毫升、400毫升
有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
我想献300毫升
假如300毫升规格的血袋用完了
可以用400毫升的血袋吗?
答案是不可以哦~

采血袋内含有血液保养液(又称抗凝剂,它是防止血液凝固和红细胞被破坏的化学物质,含有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和腺嘌呤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抗凝血液)。采血袋内抗凝剂的量,根据血袋的采血量已经配好了的。400毫升血袋里保养液较多,而300毫升里保养液较少。
采血量过少时,如400毫升的血袋采集了350毫升以下血液,抗凝剂就会过剩,这样的血液给患者输注后,有引起患者低血钙的危险。
保养液过剩的血液输给病人后,过剩的枸橼酸钠就有可能与患者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使患者血中钙浓度降低,以至引起临床缺钙表现,包括肌肉痉挛、心律失常、惊厥、癫痫发作等。
采血量过多时,血液因为超出了血袋内保养液的抗凝范围,保养液的量相对少了,血液就容易出现血凝块,血液输注过程就容易堵塞输血器和输血针头,有血凝块的血液是不能发给病人使用的。

所以在平时的采血过程中,小伙伴们不要担心护士姐姐会采取过量血液,因为血袋里的血液如果超出血袋规定量,将导致整袋血都无法使用,造成血液浪费。

小标签 大学问
除了容量规格不同外
处理完毕的血袋上的标签
也大有学问呢!
关于这袋血的所有信息
我们都可以从这张标签得到
(一)血站的名称
(二)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
(三)血液品种
(四)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
(五)有效期及时间
(六)储存条件
其实,每一袋“加工”完毕的血液
采血袋上都会贴着两个标签
采血袋生产厂家的标签
采供血机构(血站)的标签

生产厂家的标签采血袋的生产日期与使用期限,保存期通常为2年。
血站的标签指血液的保存期限也就是各种血液制品的有效期。
悬浮红细胞自采集之日起有效期为35天;新鲜冰冻血浆自采集之日起有效期为1年;冰冻血浆自采集之日起为4年,冰冻红细胞自采血之日起为10年。

献血时血袋为何要不停摆动
血液从血管流出来之后,体内溶解性的纤维蛋白原会转化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从而导致血液的凝固。正常情况下,一般血液从体内流出来之后的2~8分钟之内就会完全凝固了。

为了防止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凝固,在采血的过程中,采血袋会被放置在电子采血秤的托盘上,在采血过程中,血液流向塑料采血袋内,放置采血袋的电子采血秤的称重托盘会按一定角度、一定频率不停摇摆,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从而达到不使血液凝固的目的。
抗凝剂+电子采血秤的完美结合
这就是为什么采血袋里的血
不会凝固的原因啦!
本文转自:今日献血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