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盛产软儿梨,全乡有上千亩的梨树种植面积,被称为民和的梨乡。“软媚子”,则是隆治乡桥头村的一款软儿梨果饮产品,自订单销售以来,深受省内外市民青睐。
早在多年前,桥头村村民荆秀芳就已经留意到了上千亩软儿梨产业的前景,她也有过开发家乡软儿梨产业的美好憧憬。然而,种种的原因,最终还是让她的这一梦想搁浅。
2012年,荆秀芳决定重拾多年前的软儿梨产业梦想,打造年产1000吨软儿梨饮料、400吨软儿梨果酒产品产业生产基地。2018年10月,荆秀芳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并同步建设1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 2019年6月份,产品成功研发,厂房也同步建成,同年8月份开始设备安装。
在荆秀芳看来,按照这样的进度,至少能在2020年初就可以试产了。然而,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活和各行各业生产与运营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荆秀芳软儿梨产品试产工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据荆秀芳介绍,疫情期间,交通管控,出行受限,省外的设备安装技术人员进不来,设备无法安装调试,只能拖延等待。
直到今年4月中下旬,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已经等不及的荆秀芳及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尽快到企业调试设备试产。经过三次的试产,设备运行趋于稳定,人员操作技能趋于娴熟。6月上旬,车间已经具备批量生产条件。荆秀芳说,她计划今年8月正式投产。
眼下,企业内的果酒和饮料两条生产线已经试产,产品已经开始订单销售。
近日,记者走进荆秀芳的软儿梨生产车间,这里灯火通明,机器不间歇运转,七八名工人师傅在岗忙碌,从车间送出来的一罐罐成品“软媚子”正在被分拣装箱。荆秀芳说:“现在设备运转正常,日均能产饮料产品2.4万罐,今晚产出的这些‘软媚子’饮料,明天一大早就要发到订单客户那里,目前已有省内外多家客户联系批量销售订单。”
为确保试产、投产期间用料不短缺,荆秀芳早在2018年投资建设期间就开始做好软儿梨收购储备工作。2018年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储备了50吨,2019年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储备了200吨。
据荆秀芳介绍,如果软儿梨饮料、果酒生产线进入生产正常化,每年至少需要消耗3000吨的软儿梨果品原料,隆治乡软儿梨种植量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生产。为此,企业计划在订单收购隆治乡软儿梨的基础上,还向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梨园签订了1000吨的软儿梨收购计划。
“软媚子”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不仅破解了当地软儿梨果品的销售难题,也为贫困劳动力搭建了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的新平台,为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良好的企业带贫作用。目前,企业在20万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软儿梨加工扶贫车间,已吸纳20多名当地群众在企业务工,还将按照合同约定的资产收益利率给隆治乡永平村村民分红。
(时报记者 蒋晖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