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信息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971-6275815

    玉树州:打好“组合拳” 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3-03-05 14:33:56

    来源:三江源报   作者: 白生勇

    阅读:490

    评论:0

    [摘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自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来,玉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主动创新作为,擦亮振兴底色,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自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来,玉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主动创新作为,擦亮振兴底色,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铺就百姓小康“幸福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规模性返贫底线

    玉树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建立健全易致贫返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落实监测对象定期走访制度,紧盯监测、帮扶、退出等关键环节,把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牧户分层分类纳入帮扶政策范围,落实医疗保障、民政兜底和保险救助等帮扶措施,及时化解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做到了及时纳入、及时帮扶、及时消除,全州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20267600人,累计消除风险15955953人。

    精兵打硬仗,一锤接着一锤敲。统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力量,建立帮扶措施销号推进机制及风险问题消除情况定期回访制度,加强大病、慢性病患者医疗支出监测预警和帮扶,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的倾斜保障政策,对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和稳定脱贫人口,实现住院医疗费分别报销90%80%的目标。
    以“上好学”为着力点,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形成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7”工作机制,提升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持续实施农牧民住房抗震改造和危房改造项目,加强农牧区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率和鉴定率均达100%,确保新增危房的动态“清零”。聚焦季节性缺水、间歇性缺水、工程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实施投资1.4亿元的人饮补短板项目,“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不断稳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是关键。玉树州把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扶持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2处,整合草山、牛羊、劳力入股参与,带动散户发展专业化养殖,基地群众户均受益1万元以上。扶持建设优质饲草生产基地10万亩,亩产值3500元左右,基地群众户均受益1.23万元以上。鼓励支持群众草场出租入股,草场资源变为资产,牧民变为股东,户均受益2000元以上。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光伏电站月收益村均35万元,户均受益2500元。充分利用以工代赈、乡村建设类项目,用工企业本地劳务工占到60%以上,月收入4500元以上。逐步调整优化1.7万个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公益管护岗位,户均月工资1800元、年收益2.16万元。完成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脱贫群众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凝聚合力促发展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村庄美化……在生态振兴方面,玉树州以生态宜居为基础,全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行动,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90%以上。实施3个美丽城镇和15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落实国省道改建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脱贫地区电网改造升级目标全面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在产业振兴方面,玉树州依托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突出发展玉树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对非贫困村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园区+企业+脱贫户”“基地+合作社+脱贫户”等多种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带动脱贫户增收成效。与北京对口支援相结合,打造出了月月出栏、走北京高端市场,构建“牧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全产业链条。

    稳岗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在人才振兴方面,鼓励支持退伍军人、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专项,选派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深化“雨露计划+”等专项行动,针对性开展养老、家政服务、物流、“藏家乐”等市场紧缺、适合劳动力就业的培训。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文化振兴方面,玉树州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推崇乡贤能手引领移风易俗,使优秀传统文化显现张力、更具活力。挖掘和创新“玉树歌舞之乡”文化元素,实施文化人才“暖心工程”。发掘通天河流域古文化、讲好唐蕃古道民族团结文化、弘扬灾后重建感恩文化、做优玉树好人文化,不断植厚玉树文化底蕴。深化“文明七进”活动,培育和引导公民提升文明素质。

    发挥“头雁效应”,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在组织振兴方面,玉树州深入推进“抓支部、用支部、活支部、强支部”机制选派在职党员干部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实现263个村和移民社区全覆盖。推“三个覆盖”工作法保障村级换届,“一肩挑”机制以98%的比例走在全省前列;选举“三基”干部学院优秀学员进入“两委”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力量;把“平安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与扫黑除恶专项治理常态化相结合,创新推进集治安、寺管、环卫、社保、宣教、经营等为一体的“三化三治三共”综合治理模式。(本报记者 李生健整理)
    三江源报

    审核| 李万成

    编辑| 白生勇

    来源 |  三江源报

    新闻热线|18297164455
    投稿邮箱|237897398@qq.com


    转载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江源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天上曲麻莱

    天上曲麻莱

    40文章
    5.9万总阅读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5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