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信息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971-6275815

    观点思想 | 创业理论,因情境而生

    2020-03-23 09:05:36

    来源:NET2019   作者:青海青年创业园

    阅读:225

    评论:0

    [摘要] 近年来,创业认知学者提出:创业活动的独特性并非来自于行为表现,而是创业情境的特殊性诱发了独特的认知和思维过程(Venkataraman、Sarasvathy和Dew等,2012;杨俊、张玉利和刘依冉,2015)。学者们认为,创业情境以创业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主要特征,加之面临着高度的资源约束和时间压力,创业者往往会形成
          近年来,创业认知学者提出:创业活动的独特性并非来自于行为表现,而是创业情境的特殊性诱发了独特的认知和思维过程(Venkataraman、Sarasvathy和Dew等,2012;杨俊、张玉利和刘依冉,2015)。学者们认为,创业情境以创业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主要特征,加之面临着高度的资源约束和时间压力,创业者往往会形成不同常规的信息处理过程、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Busenitz和Barney,1997)。创业认知研究也逐渐形成了“情境-思维-行为”的研究框架。

           将创业情境视为创业思维与行为的前导性因素,突出了创业情境研究的重要价值。知名的创业理论都是基于对创业情境的独到见解开发而来,最典型的是Sarasvathy(2001,2008)基于奈特不确定性开发的效果逻辑理论,Baker和Nelson(2005)基于资源匮乏环境开发的创业拼凑理论。另一方面,理解创业情境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如果不理解创业情境,教师就难以有效地设计创业课程,学生也难以真正领悟创业思维与方法。美国百森商学院在讲授创业课程时设计了一个模拟的创业情境:如果掉进一个漆黑的山洞,怎样才能找到走出去的路?教师将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可以启发学生开展思维试验,引发学生对创业思维与行动方法的深入思考。由此可见,对创业情境进行理论刻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创业理论),无论对于创业研究还是创业教育,都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创业情境并不等同于创业环境。情境不仅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以及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的因素(蓝海林、宋铁波和曾萍,2012)。通俗来讲,如果说某个现象是我们研究的焦点,情境则是该现象所处的背景或脉络。当我们观察某个现象时,这个现象所处的背景或脉络会对这个现象的意义或是对这个现象与其他现象的关系带来影响。如果影响很小,我们不必关注它,但是如果影响大,那么,这个背景因素就不应该被忽略。因此,对于重要的创业情境因素或维度,有必要进行科学的识别并开展理论化工作。

           学者们多使用不确定性来刻画创业情境。法国学者坎迪龙200多年前指出,任何创业者都将面对着以今日确定的价格购买供应品,而明日销售产品的价格却是不确定的。因此,创业者所面临的一个基本的创业情境维度就是不确定性。哈佛商学院教授Bhidé在其著名的《新企业的起源与演化》一书中对创业初始条件的刻画,也强调了不确定性。Bhidé认同Knight(1921)的定义,认为不确定性是无法衡量、无法量化的风险,而且不确定性是不可缩减的,因为它无法通过事先的预测或研究加以解决。他认为,正是不确定性把有前途的新企业与边缘企业明显区分开来。Bhidé还指出,不确定性有两类,一个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如意想不到的竞争或技术变化,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如这次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另一个是企业对创业者的依赖,比如创业者能否拿下某个订单或是解决某个技术问题关乎新创企业早期的生存(一个生动的案例就是张维迎教授2018年发表的“成王败寇企业家”一文中创业者杜厦面临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创业挑战,如果其中有一环未能解决,杜厦很可能就成了“骗子”,幸好杜厦解决了所有挑战,成了知名企业家)。学者们强调了不确定性的一个关键本质是信息缺乏,无法事先预测。所以,Sarasvathy(2001)提出的效果逻辑理论属于非预测性控制理论;长期研究快速变化产业中的企业战略的著名学者Eisenhardt教授团队(Ott、Eisenhardt和Bingham,2017)把创业情境定义为萌芽期市场(nascent market)或是极难预测的经营环境,提示创业情境的关键维度是环境不确定性,环境难以预测。

           除了不确定性,学者们探讨较多的还有高度资源匮乏、高度时间压力等情境因素(参见李雪灵教授2019年在本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创业情境与创业理论: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萌芽期市场或产业中,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创业情境维度,比如模糊性、复杂性等(参见Santos和Eisenhardt,2009)。从观察的角度看,创业情境在新产业的孵化阶段具有最明显的体现,这个阶段往往充盈着大量的创业行为。在萌芽期的产业中,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高,意义是模糊的、缺少共识的,产业缺乏清晰的身份和边界,各类行动者采取多样化的探索行动。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既需要解决技术、需求问题,回应竞争挑战,还需要探索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并寻求利益相关者的认可。总之,萌芽期产业所展示的创业情境为创业者带来无数挑战。例如,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早期,竞争基础的持续演化迫使雅虎持续变形,短短五六年内由搜索引擎公司调整为目的地网站,而后又调整为门户网站,雅虎也似乎凭借动态能力和战略灵活性获取了成功(Rindova和Kotha,2001)。但如果拉长时间框架,作者后续对雅虎和谷歌的案例研究(Rindova、Yeow和Martins等,2012)却揭示出雅虎“持续变形”的机会逻辑带来的挑战——相比而言,晚三年成立却持续聚焦搜索技术的谷歌活得反而更好(雅虎的持续变形或许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清晰战略定位的表现)!这些案例暗示,新产业孕育发展过程存在多重创业情境维度,这些维度可能会顺序地或交叉地影响创业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与产业发展共同演化,不同企业也因为采取了不同的战略而走向不同的命运。因此,在类似产业的案例中挖掘创业情境维度,考察这些创业情境维度与创业决策和行动的关系,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界对于创业活动和产业发展的理解。

           因此,对创业情境开展理论化,识别一般性维度,对这些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识别创业情境可能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构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例如,在不确定性情境下,信息获取问题至关重要,创业者通过学习和迭代来应对;在模糊性情境下,同一信息被解读为不同的意义,因此,策略性地将意义(或价值)赋予给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寻求认同至关重要。创业情境的深化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我们对于新创企业的战略与商业模式开发,新创企业的学习和调整(pivot),新创企业的灵活性和惰性,创业叙事与合法性获取以及创业者身份等诸多理论的理解。

            创业情境给创业者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创业者与创业情境往往相互影响,塑造彼此。时势为英雄腾空出世带来舞台和空间(当然此时的“英雄”或许还只是不为人知的“熊仔”,出场的姿态也可能并不优美,甚至窘迫,但至少有个“熊样”!),而英雄则通过选择环境(可能是以更有挑战性的方式,或以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方式)而大展抱负。当年Walter Disney创业时,辛辛苦苦成功打造了“幸运兔子奥斯华”(Oswald the Luck Rabbit)的卡通形象,结果在寻求与发行商续约时被告知,根据合同,发行商拥有这一卡通动画的版权。Disney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和发行商合作,在发行商的资源支持下继续开发,另一个是自己单干,重头再来。尽管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为窘迫的资源境况,Disney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因为Disney通过“幸运兔子奥斯华”的成功和失败学到两点经验教训:第一,奥斯华的成功说明之前探索出来的动画商业化思路和方法是可行的(奥斯华类似于一个大号的、经过验证的“最小可行产品MVP”),第二,奥斯华的失败说明需要自己掌控动画生产和发行才不会受制于人。有了这样的判断,Disney用行动成功地打造了米奇的动画形象,将看似不确定的未来打造成确定的成功之路。

            上面的论述和多个案例也说明,在创业情境下,创业者需要不断认知自我、超越自我,打造独特竞争力。Bhidé教授也强调,“偶然事件和飞来鸿运在充满不确定性、因陋就简的新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企业家征服创业带来的挑战的能力也同样重要。能够根据意料之外的问题和机会做出调整的企业家,能够说服资源供给者对新企业进行风险融资的企业家,是可以影响自己命运的 ”。

            创业情境成就创业者的一个相关案例是令国人自豪的“中国机长”刘传健。面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事件(九千米高空中飞机前挡风玻璃爆裂),机智勇敢的机长刘传健能够凭借经验、胆识从容应对,最终化险为夷。这个例子说明,决策者可以通过自身的确定性(专业素养、经验胆识和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等)化解不确定性。如果决策者本身是不确定的,那么在不确定性来临时,创业者就很有可能因无法有效应对而失败。这让我想到一个空难纪录片中,某外国机长在突发情况时应对失策,造成坠机惨案。事后调查显示,正是该机长在某项飞行技术方面存在缺陷(有多次不良记录),是其当时应对失当并导致坠机的关键原因。由此正反两个案例来看,在创业情境中历练,积累应对创业情境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刻画创业情境的一般性维度很重要,但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对创业现象所处的情境进行细化研究(参见本公众号观点思想栏目于晓宇教授文章“我所感知的创业情境”)。比如,根据研究需要考察市场不确定性与技术不确定性,或是考虑所处产业的独特创业情境:是需要高资源承诺,还是低资源承诺(Zuzul和Tripsas 2019),等等。如此,可以考察有哪些(what)具体的创业情境因素以及它们如何(how)影响创业者的思维、决策、行动和结果,并寻求解释机制(why)。总之,理解创业情境是创业理论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最近学者们对不确定性的研究日趋活跃(如Packard、Clark和Klein,2017;Townsend、Hunt和McMullen等,2018;本公众号“不确定性专题”以及观点思想栏目的多篇相关文章),反映了学界在这方面的持续努力。




    作者简介:

    张敬伟,博士,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燕山大学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是创业情境下的组织适应。

    Email:ysuzjw@126.com。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青海青年创业园

    青海青年创业园

    103文章
    73.8万总阅读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5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