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宁市网信办公布本轮疫情期间7个典型谣言及不实信息案例
西宁市网信办公布本轮疫情期间7个典型谣言及不实信息案例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上下协同,共同抗疫。但仍有部分个人、自媒体在不明全貌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夸大、扭曲事实,致大量不实信息传播扩散,使不实谣言充斥网络空间,破坏疫情防控网上舆论环境 [详情]
西宁市网信办 10-27 36624浏览
-
辟谣!辟谣!
尊敬的自来水用户:10月25日,西宁供水集团接到用户电话反映,网上有人散布“西宁市区将大面积停水”相关信息,对市民造成恐慌。在此,我公司郑重声明:此传言纯属谣言!为确保城市供水”生命线”安全,西宁供水各水厂均实行封闭式管理,严密监视水质变化,根据水质特点,每日对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日检,水质均符合国 [详情]
青海热线 10-25 498浏览
-
【辟谣】温馨提示
【辟谣】9月7日13时许,我市网信部门发现部分微信群及微博平台中传播“西宁今晚可能要封城”的消息。经核实,该消息内容不实。目前西宁市发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均为省外来宁返宁且集中隔离管控人员,社会面并未发现。根据《西宁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告(第199号)》、西宁市9月6日重点人群核酸结果均为阴性。 请广 [详情]
张萍 09-07 755浏览
-
【打假】这条“信息”是假的!谨防上当!
近期,我委发现部分手机用户收到以“青海省卫健委”名义发送的内容为“您的医疗电子账户被封停”的短信。 我委从未发送过此类信息,该短信系诈骗信息。特此辟谣,提醒广大手机用户不要相信、谨防上当!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4月13日 [详情]
青海献血 04-17 253浏览
-
注意!这些涉疫情“信息”都是假的!
01 新疆伊宁“六点封城”?“伊宁公安”微信公号8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伊宁市多名网民在微信群内散播“六点封城”等涉疫情信息,对广大群众造成误导,引发恐慌。经查:11月7日,微信网民廖某某、张某某、刘某某、康某某、雷某某等人在微信群内发布“下午六点要封城”、“伊宁市发现病例”等不实信息,造成不实信息被扩散。 [详情]
闫丹丹 11-10 57689浏览
-
取钱要当心!你碰到的也许是个假ATM机
近日,贵州张先生的一张银行卡被莫名其妙地转走近六千元,经警方调查,问题竟出在一台自助取款机上,作案手段更是令从业16年的民警直呼闻所未闻。01 银行卡离奇被盗刷,警方排除电信诈骗可能起初,民警将其判定为电信诈骗。当张先生提供一些近期联系的电话号码及聊天记录后,调查结果显示和案件没有太大联系。 [详情]
王蓓蓓 11-08 421浏览
-
这些谣言,你中招了吗?
1. 新冠病毒可通过进食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食物传播?谣言:超市内的蔬菜、水果和肉类被人挑来拣去,进食后很容易传播新冠病毒。真相:目前没有研究证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会感染新冠肺炎。高温烹饪是消灭病毒的最佳“利器”,新冠病毒在56℃的环境下,30分钟就能被灭活,而煮沸或爆炒的温度往往达到100℃甚至更高。 [详情]
杜畅 11-05 285浏览
-
全国多地现物资恐慌性抢购!官方呼吁冷静!不应过度解读“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
超市几百个推车不够用、有市民一次性购买600斤大米、商超及时补货保障供应……近日,网传重庆、河南郑州、江苏常州和启东、安徽蚌埠等多地出现抢购潮,排队购物结账似乎成了近几日各大商超的日常。11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了上述多地的超市、市民和商务部门,他们证实连日来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市民抢购情况。 [详情]
陈曦紫,刘思宇 11-04 332浏览
-
“微信头像使用国旗犯法了”?多地派出所回应!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条疑似陕西公安发出的短信,内容显示:“由于你在微信头像中使用国旗背景,导致国旗变形,您已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八条,请你尽快到咸阳市秦都区派出所进行思想教育,否则我们将采取强制措施,对你进行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落款是“咸阳市秦都区派出所,2021年9月29日”。 [详情]
大白 11-03 383浏览
-
识破这些涉疫情谣言!
1. 包头市已确诊3例,正报国家卫健委,估计会定为中高风险地区?10月24日,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的“下午4点,市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市已确诊3例,正报国家卫健委,估计会定为中高风险地区”等内容,经包头警方查实,目前我市没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此信息为谣言。 [详情]
杜畅 11-01 203浏览
-
敲黑板!这些疫情防控“禁区”千万别闯……
修改核酸检测结果发到聊天群,来个哗众取宠?去过中高风险地区隐瞒不报,幻想“神不知鬼不觉”?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紧张进行,记者结合多地违反疫情管理规定的案例,梳理出几类常见“禁区”,提醒大家务必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秩序,不要因为任性给自己留下悔恨。 [详情]
王蓓蓓 11-01 321浏览
-
冬奥冲刺,谣言当止
近日,一则“延庆沃尔玛超市为冬奥测试赛外国运动员指定购物点,不要去”的传言引发网友关注。北京市延庆区公安机关及时查处了该起谣言,依法对谣言发布者处以治安拘留7日并处罚款200元的处罚。所有的谣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只能通过非官方途径传播,无法与真相公开“见面”。 [详情]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10-29 445浏览
-
注意!这些涉疫谣言莫信
01 网传西安某小学有学生B类(密切)接触? 经西安市网信办、雁塔区网信办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系账号持有人代某为博取关注,扩大影响,擅自发布非正规来源的疫情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违反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 [详情]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10-29 182浏览
-
青海警方依法处理4起涉疫网络谣言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众人的心,社会各界纷纷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然而此时,竟有人编造、散布涉疫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记者获悉,近日,4人因编造、传播涉疫谣言被青海警方依法处理。 [详情]
李雪 10-27 258浏览
-
疫情当下,海东市平安区已封城?谣言
为进一步做好辖区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管控工作,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海东市平安区公安局不断加大网络巡查监管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网络传播涉疫谣言等违法行为,查处一起网络传播涉疫谣言,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件,行政拘留违法人员1名。 [详情]
海东平安公安微信公众号 10-26 368浏览
-
甘肃兰州绿码转黄码,7天内不能转码?谣言
当前兰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九州派出所在积极投入疫情一线防控的同时,克服警力不足困难,全力打击散布传播涉疫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违法行为,近日,快速处置一起散布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违法行为。10月22日,市区两级下达核查指令:要求城关分局对其九州辖区一散布虚假谣言的网民进行落地核查。 [详情]
兰州日报 10-26 321浏览
-
教你识别假新闻
网络谣言、虚假新闻呈现高发态势,自媒体、社交平台的便利与低门槛让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出口,也因此网络中充斥着大量不实且有害的消息。本期我们就来揭开“假新闻”的真面目。假新闻夸张的标题和耸人听闻极易引发不明真相的网民疯转,演变成谣言给社会造成危害。 [详情]
青海热线 08-26 4431浏览
-
抵制圣诞,还是要有文化自信?无论如何,造谣就不对了!
近年来,每到圣诞都会有一些抵制的声音。其实早在2014年,就有多起抵制圣诞的新闻。在温州,市教育局禁止学校举行圣诞活动;在西安,一高校强制学生平安夜看孔子宣传片;在湖南,一些大学生身穿汉服,高举标语“抵制圣诞节”……优秀传统必须弘扬,传统节日不能忘记。但是,抵制圣诞节并不意味着要造谣呀! [详情]
互联网综合辟谣平台 11-03 294浏览
-
不穿秋裤,真的会冻出关节炎吗?
★身体局部长期处于相对的低温环境(0到10℃)可能诱发骨关节炎。★低温可能增加踝关节扭伤的风险。★低温可能让关节更容易疼痛。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爱叫妈妈让你穿好秋裤。但在隔壁的岛国日本,即使到了冬天,年轻女性们仍然可以光腿配短袜短裙出门,这也成为了我们对日本的印象之一。 [详情]
丁崝 11-03 254浏览
-
端午节只能“祝安康”吗?端午节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辟谣!很多人都不知道!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成为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 [详情]
孙茜 11-03 275浏览
-
男子每天都吃这种"养生零食",一年后差点得癌!
最近,正在上大学的小李(化名)很疑惑,自己突然“张不开嘴”,而且越来越严重。一米八的大男孩,用尽全力,也只能把嘴张到两只手指放进去的程度。不仅如此,平时爱吃辣的他,稍微吃点辣椒,就嘴疼得厉害。小李来到广医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就诊,经过临床检查被诊断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5011浏览
-
饮水机里的水,到底有多脏?很多人都不知道…
由于方便快捷,饮水机已逐渐成为家里、办公室以及很多公共场所的标配。但是,很多人对于饮水机清洗方面,并没有特别上心。在此问一下大家:你用的饮水机多久没清洗了?半年?一年?还是从未清理过?你知道饮水机的水有多脏吗?今天,我们就以传统的桶装水顶置式饮水机为例,来看看饮水机的水到底有多脏。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8838浏览
-
空腹不能喝牛奶、吃柿子?很多人都理解错了……这些才真的要慎吃!
如今大家特别关注养生问题,所以吃东西也很讲究~而小编也经常会在后台看到粉丝提问关于空腹的禁忌,像空腹能不能吃水果,能不能喝牛奶,能不能喝茶……到底哪些可以空腹吃,哪些不可以?可可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真相~01 空腹到底是指什么状态?讨论食物能不能空腹吃,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做空腹。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5065浏览
-
楼下失火,该往上跑吗?这一点非常重要,关键时刻能救命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安全日,2020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5.2万起,其中居民火灾10.9万起,这些火灾大多数是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线路问题引发的,但是这些年来火灾原因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电动车火灾,这种火灾类型已经成为近年来高发的一个新型灾害形式。火灾致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详情]
辟谣助手 11-08 678浏览
-
猪油,到底是保护心血管还是伤害心血管?经常吃的一定要看看…
猪油拌饭,猪油炒菜,猪油阳春面……炒菜时加上一点猪油,饭菜的味道瞬间得到升华。尤其是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盆猪油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现在我们家庭中使用猪油的比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植物油。 [详情]
全民反诈 11-08 244浏览
-
关于脱发,这些都是谣言!
01 吃味精会让人掉头发?不靠谱!“吃味精会让人掉发”的说法,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那么这个说法靠谱吗?味精并非是化学合成产品而是发酵工业产品,一般是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淀粉液里发酵而成。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进入人体可转换为谷氨酰胺和酪氨酸,成为人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不会让人掉头发。“吃 [详情]
周文婧 11-04 326浏览
-
转腰动作可有效保护腰椎,是真的吗?
对于转腰动作,需要分两个方面来看:适度的转腰,对于保持腰椎的活动度是有好处的。剧烈转腰肯定会损伤椎间盘。因为椎间盘由两部分结构组成,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纤维环的结构排列是一种斜型排列,与转腰动作方向一致。椎间盘的纤维环对牵张、牵拉作用相对来说不太耐受。 [详情]
王蓓蓓 11-04 373浏览
-
抑郁症不遗传,是真的吗?
对于抑郁障碍来说,遗传是危险因素之一。如果父辈或者直系亲属患有抑郁障碍,我们疑患抑郁障碍的可能性比率会更高一些。也就是说,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忧郁症的比率可能会越高。此外,抑郁障碍属于多因素疾病,遗传只占一方面,还跟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特点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详情]
王蓓蓓 11-04 319浏览
-
还不戴口罩?看看喷嚏和咳嗽到底能飞多远
★ 咳嗽、喷嚏不止喷出气体,还有数万滴携带病菌的气溶胶小液滴。★ 喷出的液滴会形成“云”,喷出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速度减慢。★ 喷嚏最远可达8米,咳嗽最远可达6米,最多可停留10分钟。★ 戴上普通外科口罩,咳嗽产生绝大多数气溶胶已从口罩过滤出。而N95口罩边缘则不会侧漏,也就是说全都被过滤了。 [详情]
苏澄宇 11-03 383浏览
-
牙膏、酱油能缓解烫伤,是真的吗?
烫伤以后,有些人会往伤口上抹酱油、大酱、醋、白酒、牙膏等等,这些方法都是不对的。尤其不建议患者自行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因为判断伤口的深度,需要看其基底,涂抹有颜色的药物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冬季应谨防低温烫伤天气寒冷,热水袋和暖宝烫伤增多。这种烫伤属于低温烫伤,虽然温度不是特别高,但由于烫的时间特别 [详情]
王蓓蓓 11-03 350浏览
-
骨质疏松的九大谣言,一次粉碎!
医学资料显示,5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发生骨折前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骨质疏松又被称为“寂静的杀手”,它对中老年人的伤害尤其严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粉碎骨质疏松这9大谣言,还原真相。01 喝纯净水会脱钙,导致骨质疏松?二者不存在因果相关性! [详情]
芮静 11-01 222浏览
-
安全用药,莫把鼻炎当感冒,正确区分用对药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原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两者症状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不要把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来治疗。 过敏性鼻炎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还要注意鼻腔清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详情]
中国医药报 10-29 320浏览
-
儿童也能打了!儿童新冠疫苗怎么打?
未成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期,多地已开启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多地启动3至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2.4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10.6亿人。 [详情]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10-27 209浏览
-
医生帮你粉碎五大癌症谣言
[详情]
张小田 辛晓伟 08-26 1213浏览
-
关于大米的这些误解,你都知道吗?
最近几年,关于大米的说法层出不穷,比如说“大米没营养”“吃米饭会让人发胖”“吃米饭会导致糖尿病”,大米、米饭真的会有这些问题吗?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大米的三个误解。误解一:米饭没有营养是垃圾食品?错!有关垃圾食品的说法不科学。 [详情]
闫丹丹 11-10 56932浏览
-
这些常见食物可能暗藏"毒素",你家餐桌上没准就有!看完第一个就惊呆了…
发芽的土豆不能吃、变烂的水果不能吃、霉变的食物不能吃……这些都是常识。但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食物没发芽、没腐烂却也可能是不能吃的,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一起来看看究竟哪些食物“暗藏危机”。这些肉类不建议吃。鸡、鸭、牛、羊、鱼等肉类都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大部分人所喜欢的,但吃肉也有禁忌。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51641浏览
-
柚子有公母之分,公柚酸母柚甜?要是这样挑柚子,高兴的估计不是消费者
眼下正是柚子上市的旺季,柚子富含维生素,具有健胃润肺、清热下火等作用,很适合干燥的秋天。记者发现,很多自媒体正不约而同分享挑柚子诀窍,表示“柚子有公母之分,公柚酸母柚甜”。有的还拍摄视频提醒消费者如何辨别柚子的“公母”:柚子底部有个小圆圈,在小圆圈上按压一下,如果弹性好就是母柚子。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24355浏览
-
注意!米、面、油开封超过这个时间,赶紧扔…
近日,商务部发布的一则通知刷屏网络,其中提到的“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引发网友对于官方“安利”囤货缘由的猜测。对此,商务部专家表示该通知属于例行发布,不必过多解读。营养学专家也表示,真别买多了,下面这些食物都不宜大量囤积! [详情]
辟谣助手 11-08 386浏览
-
今冬明春“米袋子”“菜篮子”有保障?价格能稳?放心!
近段时间,一人拉十袋米,十几人抢一堆菜的场面时有发生。那么今冬明春“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是否有保障?价格能否稳得住?在农业农村部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司局负责人回应了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蔬菜供应总量充足最近,不少地方蔬菜价格上涨,尤其是菠菜、生菜等叶类菜上涨明显。 [详情]
王蓓蓓 11-05 286浏览
-
中秋团圆时 莫被这些陈年“食谣”困扰
皎皎白月光,郁郁桂花香。中秋佳节,怎能少了团圆大餐陪伴。但,一些陈年“食谣”趁机再度出现,惹人烦恼。“真真”为你盘点一些常见的陈年“食谣”,还原事实真相,让你的中秋团圆大餐吃得放心。01 无糖月饼不含糖,可以敞开吃?真相:并非彻底无糖。 [详情]
谢博隆 11-03 312浏览
-
果蔬谣言不可信 正确保存放心吃
[详情]
阮光锋 08-26 1196浏览
-
螃蟹的这些谣言 你信过么?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吃蟹的好时节,但是关于螃蟹的谣言如“蟹黄致癌”、“螃蟹打针”你是否听说过?是否被吓住过呢?今日带你逐一击破螃蟹谣言,放心享受螃蟹盛宴吧。 [详情]
青海热线 08-26 3564浏览
-
隔夜饭隔夜茶致癌?专家:客观对待 勿听风是雨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营养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了。近来,网上有传言说隔夜饭菜不能吃,会致癌;隔夜茶、隔夜水不能喝,有亚硝酸盐。有业内人士专门进行了辟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样的谣言还是造成了一些人的恐慌。 先说隔夜饭菜。从科学角度来看,亚硝酸盐伴随着蔬菜的自然生长过程而存在,亚硝酸盐在自然界中也是 [详情]
严志农 08-26 1275浏览
-
玉米须能治疗小儿肾炎?
小儿肾炎多发生在6至9岁的学龄儿童身上,主要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以及高血压等等。孩子生病,父母最急。网传“玉米须煮水可以治疗小儿肾炎”,或许让不少父母松了一口气。不过,这是真的吗? 小儿肾炎是什么 小儿肾炎一般是指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疾病。继发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详情]
青海热线 08-26 1102浏览
-
关于新冠疫苗,张文宏辟了个谣
最近,关于疫苗的话题引起热议国外有一位肿瘤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出人意料的是他在康复后发现肿瘤竟然消退了。因此,有网友称:“新冠疫苗具有抗癌功效”,这是真的吗?张文宏明确表示:不具备!“新冠疫苗不具备抗癌作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1月3日出席“生命健康论坛”。 [详情]
大白 11-09 5713浏览
-
吃了几十年才知道,香蕉居然有辐射!网友:经常吃还有救吗?
香蕉香甜软滑,老少皆喜欢。但是,吃了几十年竟然不知道,香蕉居然有辐射!很多人就联想到CT检查、核泄漏、原子弹爆炸:辐射致癌,难道吃香蕉会致癌?“香蕉有辐射”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谈“辐”色变的今天,香蕉还能不能吃?香蕉为什么有辐射?辐射的本质是能量的传送,其通常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8996浏览
-
鱼会觉得冷吗?为了不被冻死它们竟如此努力
★ 水里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冷。★ 为了抵御寒冷,鱼各有各的绝活。★ 如果气温缓慢下降,鱼可能更先被憋死而不是冻死……气温骤降,一边盼着暖气来一边加衣服的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冬天,鱼儿们是如何安然过冬,没被冻死的呢?01 冬天的自来水寒彻骨,所以水里比陆地更冷吗? [详情]
辟谣助手 11-09 5086浏览
-
说好的全球变暖,为啥冬天越来越冷?
最强寒潮来袭,多地降雪模式开启。所以,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首先当然是因为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数据显示,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总体偏冷的概率在70%左右,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那么幕后“操纵”一切的“拉尼娜”到底是个啥?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 [详情]
闫丹丹 11-09 5063浏览
-
加强针对变异毒株有用吗?还有第4针第5针吗?专家释疑
我国多地接连启动针对高风险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强剂免疫计划,近期因“旅行团传播链”引发的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此事。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有什么不同?加强免疫对于疫情防控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北京地坛医院退休主任医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总编辑蔡晧东为您解读。 [详情]
周文婧 11-05 331浏览
-
疫苗“加强针”,何时全民开打?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旅行团疫情”传播链条已经涉及10个省市区,确诊病例、阳性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仍在不断出现;而针对重点人群,多地已经启动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加强针”能否在普通人群中开打?又该怎么打?怎么选择?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带你了解。 [详情]
杜畅 11-04 227浏览
-
核酸检测“单阳”啥意思?报告错了?解读来啦
据报道,11月1日17点,北京市朝阳区接昌平疾控部门通报,2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分别呈阳性和单基因阳性。核酸检测结果为单基因阳性?这个术语一出来,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核酸检测千万次,之前为啥没出现?单阳又该咋解读?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连线了业内专家。 01 核酸检测到底咋工作? “单阳结果几率一般比较小。” [详情]
王蓓蓓 11-04 311浏览
-
他们用造纸的原理,造出了比不锈钢还硬的木刀
人类对木材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因为木头塑性较差的缺点,进入现代社会后,许多原本要用到木材的场合被金属和塑料取代。但由于木材的环保优势,不少材料学家依然致力于发展这种材料。现在,他们已经成功解决了木材的塑性问题,也将木材的硬度提升到新的高度。 [详情]
科学辟谣 11-03 541浏览
-
被针扎到就传染?艾滋病毒:我没那么厉害
近期,一则关于“针头扎路人传播艾滋病”的新闻,让大家很是紧张了一下,幸好,经过警方的周密侦查,原来是虚惊一场(见下面警方通报截图),自作聪明的造谣者也受到了处罚。不过,类似的关于艾滋病传播的流言,可称得上是“历史悠久”,从针扎路人传艾滋,到蚊子叮咬传艾滋、血洒烧烤传艾滋,出过好多版本。 [详情]
丁崝 11-03 394浏览
-
新冠病毒是否属于不可抗力?5种方法科学防护
近期,全国又陆续曝出了数起新冠疫情,这提醒我们面对病毒,仍然不能够松懈。好在,新冠病毒虽然凶猛,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可以让它们死得很难看,接下来就让我们挨个参观一下吧。01 距离杀!新冠病毒暴露在体外,会因日照、干燥逐渐死亡。而人与人之间如保持距离,病毒会因为空气流通,难以传播。 [详情]
丁崝 11-03 220浏览